可用于生锈基材的自修复防腐涂料

杨嘉辉1,韩瑞2,何海峰,刘欣1,赵丽芬1,刘成宝1,曾荣昌1 (1.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可用于海洋环境中腐蚀金属部件的涂料。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桐油为囊芯、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并将其添加于带锈防锈涂料中,然后将涂料涂覆在生锈的马口铁上。利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开尔文探针、热重分析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对微胶囊和涂层的形貌、自修复性能和防腐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桐油被脲醛树脂包裹,制备出的微胶囊形貌良好,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47.37±9.41) μm,微胶囊对桐油的包覆效果良好,囊芯(桐油)的质量分数高达81.57%。含有20%(质量分数)微胶囊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划伤的涂层能够在24 h 内完全自修复,通过对涂层的扫描电子观测和扫描开尔文探针可确认划痕区域是涂层自修复实现的,并且涂层能够长时间抵抗腐蚀。结论微胶囊可显著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这种自修复技术有望在防腐涂料系统中得到应用,而且该涂料可直接应用于生锈的金属表面,降低了在复杂应用环境中涂覆金属部件的成本。
关键词:自修复;原位聚合;微胶囊;生锈金属;防腐;涂料

目录介绍

1 试验

1.1 材料

1.2 微胶囊的合成

1.3 涂层的制造

1.4 微胶囊的形态、结构、质量分数和热重分析

1.5 涂层的表征

1.5.1 自修复测试、扫描开尔文探针测试、涂层横

1.5.2 涂层的耐腐蚀性

1.5.2.1 涂层的电化学测试

1.5.2.2 涂层的盐雾试验

2 结果及分析

2.1 表面形态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红外观测分析自修复效果

2.5 涂层的扫描开尔文探针特性

2.6 涂层横截面

2.7 涂层的电化学性能

2.8 盐雾试验

3 讨论

3.1 锈转化机理

3.2 自修复机理

4 结论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