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轴用微合金化钢强韧机理研究与分析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与物理化学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并研究了微合金化车轴钢中析出相的形貌、分布以及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到车轴钢中的微合金化元素主要是形成了碳氮化物,并在渗碳体片层间的铁素体上观察到了析出相的存在,其大小约为几十到一百纳米左右,在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下使车轴钢的微观组织得到了显著改善,起到了良好的晶粒细化和沉淀强化效果。通过采用钒微合金化及相应的热处理制度能够提高车轴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从而满足铁道车辆提速、重载发展的新要求,是今后铁道车辆车轴的主要发展方向。

铁路客车车体结构材料的演变与展望

摘要:阐述了铁路客车车体结构材料所需性能,描述了传统车体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演变历程,介绍了纳米组织控制铝合金、阻燃镁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型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出我国应加强新型轻量化材料在铁路车辆上的应用研究,全面推动新型轻量化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

动车组高强度螺栓质量分析

摘要:动车组高强度螺栓实物质量分析,从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检测,对动车组高强度螺栓原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结果表明,动车组高强度螺栓采用欧盟EN标准及牌号,与国内钢材成分有较大差异,螺栓的非金属夹杂物、热处理质量及回火组织优于国内紧固件企业产品。并提出从钢的淬透性方面入手,开发新型钢种或进行成分设计,在抗延迟断裂性方面开发超高强度螺栓用钢,以满足动车组高强度螺栓国产化的需求。

城市轨道车辆典型转向架综述

摘要:从钢轮-钢轨系统转向架、单轨转向架、现代有轨电车转向架、直线电机车辆转向架等方面论述了城市轨道车辆典型转向架,介绍了各种类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探讨了现代转向架的设计思路。

减振材型材机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粘贴有减振材的长大型材,在机加工时存在加工难度大、刀具报废率高以及加工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数控程序和加工参数的合理优化,降低了刀具损耗,提高了加工效率。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技术研究

摘要: 文章对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350km/h和250km/h速度级各代表车型采用的制动配置和具体结构型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

铁道车辆用轴承及其技术动向

摘要:文章在阐述车轴轴承及牵引电动机轴承等各种类型轴承不同特点的同时, 对与高速化、小型轻量化、延长维修周期等车辆新概念相适应的轴承及润滑技术新动向进行了介绍。指出今后轴承及润滑剂等的使用条件越来越严苛, 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及综合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研究

摘要: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的技术路线,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设计的三大关键技术: 系统集成、使用轻量化材料、结构轻量化优化。从制动模块集成和能耗记录系统两方面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轻量化系统集成,从碳纤维复合材料、聚碳酸酯材料、铝箔复合板、铝合金材料等方面论述了轻量化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从车体结构、内装设备、车钩缓冲器、紧急疏散门四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的轻量化优化问题。

珠光体型高铁车轮钢的研究进展

摘要:珠光体钢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耐磨性,广泛应用于铁路车轮。首先总结了目前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的应用现状、轮辋强韧性水平及主要损伤形式;其次,结合350 km/h自主化高铁车轮钢的研发思路从珠光体组织及夹杂物改性控制方面重点介绍了轮辋材料强韧化机理及超高周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冶金与材料学角度提出了未来更高时速高铁车轮用钢的发展思路。

时速160 km城际电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工艺研究

摘要:时速160km城际电动车组是公司研制的首列铝合金A型车体,针对结构组对、铝合金焊接变形、型材加工等诸多工艺难点,通过反复的试制与研究,现已成功掌握了设计时速160km城际电动车组车体的制造工艺流程,为后续广州13号线地铁车辆批量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