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材料局部激光熔覆自熔性合金涂层的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行为
丁昊昊1,谢天星1,王文健1,祝毅2,阳义3,郭俊1,林强1 (1.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3.成都青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激光熔覆技术可用于钢轨局部损伤表面的局部修复,但局部修复钢轨材料的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规律尚不清楚。通过在钢轨试样表面切除凹槽来模拟局部损伤,在凹槽处激光熔覆Ni 基、Fe 基和Co 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分析修复钢轨微观组织与硬度,然后利用双轮对滚试验研究局部修复钢轨试样的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行为。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涂层形成了共晶与枝晶组织,Ni 基涂层组织粗大、硬度较小,Fe 基与Co 基涂层组织尺寸较小,Fe 基涂层硬度最大,Co 基涂层硬度居中。相比未熔覆区域,激光熔覆区(涂层)塑性变形层厚度较小,且涂层原始硬度越高,硬化后硬度越大,但硬化率和硬化层厚度更小。未熔覆区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较长,但裂纹角度较小;熔覆区裂纹长度均有所降低,但裂纹扩展角度明显增大;熔覆区与未熔覆区结合处疲劳损伤最为严重,疲劳裂纹角度和深度均比熔覆区和未熔覆区更大。对比分析发现,Stellite 21(Co基)熔覆试样摩擦因数较低,熔覆区与未熔覆区磨损深度差较小,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较好,较为适合钢轨局部损伤的激光修复。研究结果可为激光熔覆技术在钢轨局部修复上的应用与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关键词:激光熔覆;损伤钢轨;微观组织;磨损;滚动接触疲劳
目录介绍
0 前言
1 试验准备
1.1 激光熔覆修复钢轨试样制备
1.2 轮轨滚动接触模拟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局部修复钢轨试样微观组织与硬度
2.2 摩擦与磨损行为
2.3 塑变硬化行为
2.4 损伤行为
3 结论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