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车门轻量化研究 摘要: 以某新能源汽车车门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轻量化目标,分析了零件结构及强度情况,制定了车门轻量化方案,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方法,对车门的模态以及刚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轻量化方案振型分布合理,结构振型光滑,动态特性良好,同时刚度性能优良。该轻量化方案具有可行性,试模成功并实现了汽车车门的量产应用,可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开发提供参考。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96 浏览
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和生产,各种恶劣服役环境下对于驱动电机的工况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驱动电机核心材料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在轻量化、低损耗和无噪音的要求下应具有高磁感、低铁损及高强度特性。文中比较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性能,总结了当前业界人员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优化及力学性能提升的研究。认为优化合金成分、净化钢液、改进轧制退火工艺及成品厚度减薄是当前磁性能优化的主要方式,以微量Mn、Ti代替昂贵的Ni作固溶元素,或用析出强化的方法添加合金元素Nb、B、Cu,退火时控制再结晶程度为60%~90%,是改善电工钢力学性能最有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欧洲铝合金汽车板生产概述及国内市场分析展望 摘要: 文章概述了欧洲铝合金车身板的发展历史和生产工艺,介绍了欧洲主要铝合金车身板生产商的情况; 并根据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汽车车身板在国内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国内铝合金车身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展望。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国内挂车用铝材市场分析及预测 摘要: 文章详细分析了2016年国内铝挂车的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企业生产现状和预期动向,阐述了国内铝合金挂车的消费现状,并对2020年铝挂车的生产和消费做出了预测分析; 同时描述了铝挂车用铝加工材的现状和企业的诉求。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汽车轻量化连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先进连接技术在轻量化车身应用的最新进展,对未来轻量化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轻量化连接技术的研究方向。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铝合金防撞梁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汽车铝合金防撞梁的生产与应用现状,预测了汽车铝合金防撞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建议铝合金防撞梁生产企业提高综合性竞争优势来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汽车前地板纵梁高强钢应用及回弹控制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造型相对复杂的前地板纵梁高强钢(HSS)应用回弹变形特点,探寻回弹控制方法。方法:借助CAE 分析技术,对零件进行全工序和回弹仿真分析,深入探讨零件回弹特点,提出回弹整改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整改措施的落实,样件尺寸精度达到1 mm 控制要求,零件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满足质量要求。结论:数值仿真分析可以对零件的成形性及回弹进行预测,为工艺设计及模具开发提供有益参考。提出的回控制技术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高强钢零件的模具开发工作。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高精度超高强钢长滑轨辊压制造技术 摘要:目的:解决超高强钢辊压成形过程中回弹大、尺寸精度差、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生产出高精度的超高强钢长滑轨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方法:从截面形状、尺寸精度及冲孔要求三方面,对以DP980超高强钢材料成形的典型的滑轨产品进行了技术分析,针对该产品特性重点设计了冲孔方案,采用三步质量控制法对产品的成形过程及辊压模具设计进行了优化,最后采取多种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实际制造完成后的产品检测表明,通过优化模具设计及调整现场工艺,最终生产出的长滑轨各项指标均满足图纸要求,解决了超高强钢材料的成形难题。结论 在超高强钢材料及尺寸较长产品的成形制造中,辊压成形技术相比其他成形工艺更加具有优势。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74 浏览
基于零件应用的第3代高强钢——QP钢的成形特性 摘要:目的:研究第3代高强钢——QP钢在实际零件上应用涉及的成形特性问题。方法:通过微观组织分析、单向拉伸、成形极限、V形弯曲回弹等试验,分析探讨了QP钢的力学性能、成形性能、成形极限和弯曲特性,并与广泛应用的DP钢对比。结果:QP钢HC600/980QP的成形性能好于相同强度级别的DP钢HC550/980DP,与HC420/780DP相当;QP钢弯曲回弹量比同等强度级别DP 钢大。通过2个试冲零件的分析,验证了QP的成形特性,并从零件应用角度提出了QP钢的零件适用范围和零件设计要点。结论 QP钢具有综合的强度和塑性性能,有助于解决局部特征复杂的难成形零件和具有等截面特征的零件,在汽车车身结构件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汽车 2024年04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8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