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特殊钢棒材的质量控制方向

摘要: 汽车零部件用特殊钢棒材的质量控制方向,是保证钢材的高洁净度、高均匀性、高的表面质量和易切削性。采用LF-VD-全程控制技术,减少Al2O3和非金属夹杂物,连铸过程全程保护浇铸减少钢水二次污染,确保夹杂物充分上浮。在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过程中,使不同炉次钢水之间的成分波动减小,降低同一炉钢材的成分偏析; 避免钢材的表面缺陷,达到表面零缺陷交货,使钢材尺寸的精度达到±0.1mm; 控制钢中的硫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定含量的MnS夹杂物,同时使钢材或零部件在切削加工前获得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

汽车发动机轻量化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汽车发动机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工况恶劣,结构设计复杂,材料应用繁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高集成度设计是发动机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的使用,以塑代钢的应用,高强度材料和轴类零件空心化等设计都是具体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的轻量化研究对整车其它系统实现轻量化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铝合金压铸结构件成形工艺关键技术

摘要: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轻量化成为当前节能减排的重要解决方案,关键零部件朝着薄壁、高性能、大型化等方向发展,压铸工艺在汽车中的运用从小件逐步往高压压铸、大型化、一体化大件等方向发展。从一体化压铸需求的新型材料、工艺参数控制、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以为一体化压铸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变诱导塑性汽车用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论述了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重点讨论了TRIP效应的机理及TRIP钢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2种采用新型工艺(低温贝氏体转变和淬火-碳分配工艺)的TRIP钢,并且通过对TRIP钢研究的最新数据,对比了2种工艺下TRIP钢的高速拉伸性能;最后对汽车用TRIP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智能制造

摘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类型及性能,从定子总成、转子总成、定转子合装测试三个方面讲述通常工艺路线,给出驱动电机降本发展对策。

新能源乘用车变速箱轴承材料及热加工关键技术控制

摘要:新能源乘用车变速箱轴承包括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四点接触轴承。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变速箱轴承寿命,在轴承结构上除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设计,对轴承滚道进行低摩擦优化设计,微观修形,减少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早期失效。

国内客车行业涂装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从客车生产的特点,车身用材料、涂料、腻子,以及涂装施工方法、设备、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客车行业的涂装现状,讨论了铝材、碳纤维、电脑喷绘和喷涂机器人在客车车身及其涂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客车涂装中应用高固体分、水性和无溶剂型涂料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客车涂装未来的发展趋势。

车身非金属件用导静电涂料的制备

摘要:用丙烯酸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分别以不同厂家的导电钛白粉和导电云母粉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导静电涂料。探究了研磨时间对涂料细度以及所得涂层光泽、电阻和颜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国产导电填料(导电云母粉ECP-100C或导电钛白粉ECF-3000C)制备的涂料的细度及其涂层电阻等关键指标与用国外同类产品制备的涂料相当,颜色接近于纯白,L为91.02左右,电阻超过1×106Ω,完全满足车身非金属件用白色导静电涂料的性能要求。

汽车喷涂机器人工艺规划及作业分区研究

摘要:在汽车工厂设计规划阶段,根据建立的喷涂机器人TCP(工具中心点)移动速率和涂料流量估算数学模型,确定了柔性化生产线需要的机器人数量,并通过离线仿形模拟验证,制定了机器人喷涂工艺方案和车身分区。

聚氨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概述了聚氨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弹性体、胶黏剂和涂料在商用车上的应用部位、作用、性能及特点,并指出了汽车用聚氨酯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