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类脑计算的低电压忆阻器研究进展
贡以纯,明建宇,吴思齐,仪明东,解令海,黄维,凌海峰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忆阻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和神经形态计算的优秀候选者. 电压调制作为其关键性能策略, 是获得纳瓦超低功耗、飞焦超低能耗工作的基础, 有助于打破功耗墙、突破后摩尔时代算力瓶颈. 然而基于高密度集成忆阻器阵列的类脑计算架构还需重点考虑开/关比、高速响应、保留时间和耐久性等器件稳定性参数. 因此如何在低电场下实现离子/电子的高效、稳定驱动, 构筑电压低于1 V 的低电压、高性能忆阻器成为了当前实现类脑计算能效系统的关键问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面向类脑计算的低电压忆阻器的研究进展. 首先, 探讨了低电压忆阻器的机制, 包括电化学金属化机制和价态变化机制. 在此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各材料体系在低电压忆阻器中的优势, 涵盖了过渡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和有机材料等. 进一步围绕材料工程、掺杂工程、界面工程提出了相应的低电压忆阻器实现策略, 最后, 展望了基于低电压忆阻器的类脑功能模拟及神经形态计算应用, 并对现存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忆阻器, 低电压, 类脑计算
目录介绍
1 引言
2 面向类脑计算的低电压忆阻器机制
2.1 电化学金属化机制
2.2 价态变化机制
3 面向类脑计算的低电压忆阻器材料
3.1 过渡金属氧化物
3.2 金属卤化物材料
3.3 二维材料
3.4 有机材料
4 低电压忆阻器实现策略
4.1 基于材料本征特性的低电压实现策略
4.1.1 本征缺陷优化离子传输
4.1.2 本征微纳结构优化离子传输
4.2 基于掺杂工程的低电压实现策略
4.2.1 优化离子传输路径
4.2.2 改善电荷存储释放机制
4.3 基于界面优化的低电压实现策略
4.3.1 钝化缺陷进行界面优化
4.3.2 保持范德瓦耳斯接触优化界面
5 基于低电压忆阻器的类脑功能模拟及计算应用
5.1 基于低电压忆阻器的神经元功能模拟及计算应用
5.2 基于低电压忆阻器的突触功能模拟及计算应用
6 总结与展望
1) 低电压的阻变机制仍存在局限性
2) 低电压忆阻器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3) 低电压的应用场景有待探索
4) 低电压在电路应用方面存在限制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