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材料在南海环境中的腐蚀规律与防护对策
耿雅慧1,3,蒋全通1,2,3,翟晓凡1,2,3,张瑞永1,3,段继周1,2,3,侯保荣1,2,3(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2.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3.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
摘要:有色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南海是有色金属材料重要服役环境之一,在舰船、深潜装备、海上钻井平台、海上直升机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南海拥有典型的苛刻海洋环境,常年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辐射的环境特点使得服役于此的有色金属腐蚀极其恶劣,常常造成不可忽略的损失。有色金属材料种类庞杂,电极电位、晶体结构、表面性质等各不相同,因此具有不同的腐蚀特点和发展规律。此外,同种金属在不同的海洋环境区带中腐蚀行为也有所不同。根据南海环境下各种有色金属腐蚀行为的研究现状,分别分析了铝、钛、铜、镁、镍、锌6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在南海特定环境区带下的腐蚀特点、规律及隐患,综述了其适用于南海特殊环境条件的腐蚀防护对策,并提出了现阶段关于南海环境中有色金属材料腐蚀相关研究的几点不足。
关键词: 南海; 有色金属; 腐蚀; 防腐
目录介绍
1 有色金属在南海环境下的腐蚀规律
1.1 铝及铝合金
1.1.1 铝及铝合金在南海大气环境下的腐蚀
1.1.2 铝及铝合金在南海深海环境下的腐蚀
1.2 铜及铜合金
1.3 镁合金
1.4 锌及锌合金
1.5 镍及镍合金
1.6 钛及钛合金
1.6.1 钛及钛合金在南海大气环境下的腐蚀
1.6.2 钛及钛合金在南海海水中的腐蚀
2 有色金属在南海环境下的防腐对策
3 总结与展望
©软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文件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