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消栓药物精准给药难点
汪联辉团队设计的纳米递药机器人不仅创新设计了DNA纳米锁,保护药物活性;同时还加入了特定凝血酶浓度阈值控制器,首次在动物体内实现针对凝血酶浓度的逻辑运算,可准确区分正常纤维蛋白凝块及血栓。
另外,这款纳米递药机器人由人体的碱基构成,可由人体内酶降解并经肝肾代谢,因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目前,该产品已在脑中风、肺栓塞、颈动脉及腿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能够显著降低了溶栓药物造成的凝血异常,实现智能化的精准给药。
研究团队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完成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在大型动物模型中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估、DNA溶栓纳米机器的成药性研究及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积极申报临床试验并力争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图源:南京邮电大学公众号)
国产DNA纳米机器人产业化刚刚起步
生物医药领域所涉及的病毒、基因等研究对象都处在纳米维度。近年来在药物递送和疫苗领域,DNA纳米机器人异军突起。
在2018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团队联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灏团队,共同研发了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的DNA机器人系统,用于精准的药物设计和靶向癌症治疗。
这一突破为我国DNA纳米机器人研发打下基础,并引领着更多科研人员加入其中,创新迭代。
2022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杨良保团队研发了一款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团队通过合理设计DNA分子,构筑成这款具有步移、结构开合、靶标捕获等动态功能的DNA纳米机器人,未来可用于狭窄的人体循环系统的药物靶向递送,以及定向治疗炎症或清除肿瘤。
▲ 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非线性云集“围攻”靶标原子力显微成像(图源:中国科学院)
科研之余,一些科学家也在致力于将DNA纳米机器人运用至临床。2020年,聂广军教授与史权威博士一起成立了国内首家专注DNA纳米机器人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北京君全智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简称:君全智药)。
目前,君全智药已经搭建起了DNA纳米结构搭建载药平台,并开发了两代专注药物递送智能纳米机器人,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前实验。另外,基于NDA纳米平台,还开发了DNA纳米仿生疫苗以及IVD产品。
此外湖南大学聂舟团队曾在2021年开发了一款“自漫步”的 DNA 分子机器人,据团队介绍该产品已开启临床前研究。其中,研究过程中发展的新型 G-四联体荧光探针 ThT-NE 已经由全球最大的化学试剂公司 Sigma-Aldrich 公司(现已被默克收购)实现了商业化,已经面向市场销售。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内DNA纳米机器人相较海外起步较晚,且市场参与者以初创企业为主,因此大部分产品还在研发、审批阶段。而海外由于布鲁克、牛津仪器、多伦多纳米仪器等大企业的入局,加速了该领域商业化的发展。未来,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出现,DNA纳米机器人定将在更多临床领域得到应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