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稳定性较差通常归因于缺陷、电极氧化、钙钛矿的离子性质或在水分和氧气下的化学分解,了解潜在的退化机制对于实现有针对性的改进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文章中,我们证明了器件中缺陷浓度的增加显然不是降解的决定性因素,”波茨坦大学海森堡研究小组PotsdamPero的前负责人,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Martin Stolterfoht说。


相反,它是在钙钛矿半导体的外部应力源下产生越来越多的移动离子,这些离子屏蔽了钙钛矿吸收层中的内置场,从而导致电荷提取损失。“我们已经证明,离子诱导的场筛选主导了各种常用钙钛矿电池的操作稳定性。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在新开发的器件中检测到的离子指纹来准确预测器件的稳定性,“他补充道。
这些发现为提高器件寿命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并加速了具有更高稳定性的新型钙钛矿电池的开发。

来源:

perovskite-info.com, Nature Energy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487-w, techxplore.com

点赞(0) 关注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