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规模智算集群场景光互连技术白皮书(2025)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 编制单位:中移智库、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中国移动设计院
摘要:当前,智算集群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算法迭代等前沿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并以惊人的速度从万卡向十万卡级规模演进。随着单节点算力突破每秒百亿亿次,这类超大规模集群的极致计算能力对互连链路带宽、延迟和功耗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传统基于铜介质的电互连方案,正面临“带宽墙”、“延迟墙”及“功耗墙”等三重严峻挑战:单通道速率难以突破400Gbps,传输延迟高达数微秒,单机架互连功耗占比更是超过40%,这一系列瓶颈已成为制约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算力释放的核心障碍。相较于传统可插拔光模块等设备级光互连技术,芯片级光互连正在开辟全新的技术路径和产业赛道。它通过先进封装将光引擎与电芯片合封在一起,把电信号的传输距离从米级大幅压缩至毫米级,从而改写了物理层互连架构,实现50%以上的系统能效提升。由此构建的“芯片—设备—集群”一贯式全光互连架构,已被业界广泛认定为下一代智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本白皮书系统性剖析芯片级光互连技术的核心原理和架构设计,深入探讨光源、调制器等关键器件的技术发展路径。同时,全面梳理芯片级光互连在国内外的产业现状,客观研判未来演进趋势和技术挑战。期望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协作,加速芯片级光互连技术从实验室原型走向规模化商用落地,推动我国智算基础设施在硬件架构层面实现跨越式升级,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算力基石。

目录介绍

前言

1. 下一代智算集群提出近乎严苛的互连需求

1.1. 大模型的巨量迭代引发智算集群架构变革

1.2. 大规模智算集群呼唤“光进电退”技术

2. 极致化需求驱动光互连技术革新

2.1. 业界存在两大类光互连技术

2.1.1. 设备级光互连:光交换机的演进与应用

2.1.2. 设备级光互连:可插拔光模块的演进与应用

2.1.3. 芯片级光互连:从近封装到光学I/O

2.1.4. 新型光互连技术具备巨大潜力

2.2. 芯片级光互连三大技术路线场景互补

2.2.1. 芯片级光互连技术的组成原理

2.2.2. 三大技术路线并驾齐驱,硅光或成未来主流

3. 前瞻性芯片级光互连生态迎来关键窗口期

3.1. 国际产业由巨头牵引率先打通产业链

3.2. 国内处于从研究向应用转化的起步阶段

4. 规模化应用需跨越技术和产业的双重挑战

5. 呼吁产学研擘画一贯式全光互连产业蓝图

缩略语列表

参考文献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5.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