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模具钢的选用及发展 摘要:根据用途,模具钢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近年来我国模具的发展十分迅速,模具钢的钢种系列不断完善,质量水平和生产工艺装备有了很大改善,2009年我国模具钢产量62.89万t(其中合金模具钢44.42万t),基本上满足了国内模具生产的需求。 钢铁 2024年04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耐高温特钢管道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循环载荷对耐高温特种钢管道疲劳行为的影响。关键发现包括:应力幅、平均应力和载荷频率是决定管道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温环境会显著降低材料的疲劳抗力;载荷历史亦对疲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管道性能,研究建议采用先进材料技术、优化设计,调整载荷条件,并考虑极端工作条件。这些结论不仅为耐高温特种钢管道的设计、应用和维护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未来材料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理解循环载荷对管道疲劳行为的影响,能够有效预防管道故障,为材料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验数据。 钢铁 2025年03月28日 1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高端轴承钢专利分析 摘要:本文聚焦我国面临的一项“卡脖子”难题——高端轴承钢,从专利分析的角度梳理了行业现状、专利申请态势、申请人分布和技术发展脉络,并对重点专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研究结论尝试为我国高端轴承钢的研发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攻克高端轴承钢的“卡脖子”难题积极助力。 钢铁 2024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电池壳用高精度极薄冷轧钢带开发生产实践 摘要:根据电池壳用高精度极薄冷轧钢带的技术要求,对六辊HC 轧机的工作辊、中间辊辊系,乳化液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试验分析了退火温度及退火保温时间对产品微观组织、物理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退火及平整轧制力等工艺参数,开发了电池壳用高精度极薄冷轧钢带。实物质量检验表明,产品厚度偏差0~-0.01mm,板形平整、表面质量达到高级精度(FC)要求,屈服强度180~240MPa,抗拉强度330~390MPa,断后伸长率≥35%,冲压无开裂,各项指标满足标准及客户要求。 钢铁 2024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47 浏览
高强度不锈钢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高强度不锈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成熟的生产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海洋、石化工程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材料。系统回溯高强度不锈钢的发展及应用历程,总结此类钢的强韧化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梳理了影响该钢的氢陷阱行为及氢脆抗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多种类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复合析出强化突破高强度不锈钢强韧性匹配极限的思路;通过调控钢中析出相及逆转变奥氏体的交互析出行为,提高后者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使其作为钢中裂纹及可扩散氢的双重“陷阱”,从而提高钢的裂纹及氢脆抗力。最后指出未来新型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发须重点关注以材料基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化”合金设计理念。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无镀铜焊丝的特性及推广应用 摘要:从无镀铜焊丝的特性出发,阐述了无镀铜焊丝的烟尘量、电弧稳定性、抗锈性、焊丝外观及飞溅等内容,说明了无镀铜焊丝与镀铜焊丝在本质上的差异,以及在生产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为焊接同仁对无镀铜焊丝与镀铜焊丝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借鉴。 钢铁 2024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激光刻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板耐蚀性的影响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激光刻痕后高磁感取向硅钢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并采用硫酸铜点滴试验、加速腐蚀试验(交变湿热试验及动态接触湿热试验)研究了激光刻痕对取向硅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刻痕对取向硅钢表面涂层厚度均匀性和平整性造成破坏,使取向硅钢基体出现裸露的情况,耐蚀性大幅降低。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中国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需的关键材料,是钢铁材料中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其生产和应用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钢铁 2024年05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100 浏览
锌铝镁产品特点、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随着全球锌金属储量的逐年减少,全球范围内总储量只够开采15 a,但镀锌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人们开始着眼高耐腐蚀性的金属制品作为镀锌产品的替代品。本文从涂层钢板耐腐蚀性能角度对锌铝镁产品与传统镀锌产品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锌铝镁镀层产品制造行业的宏观、微观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对产品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锌铝镁产品。 钢铁 2024年01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新一代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的高强硅钢应用技术研发 摘 要:阐述了电驱动汽车所用电机的特点以及对硅钢的需求标准,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高屈服强度无取向硅钢和传统无取向硅钢的电磁性能以及力学性能,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分析应用了高屈服强度硅钢的电机在高转速时可以达到低损耗、高机械强度等需求,为软磁材料的应用与电机结构的优化形成闭环模式提供了帮助。 钢铁 2024年01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9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