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高强度QP/QPT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QP/QPT工艺旨在通过淬火配分工艺来提高超高强度钢的塑性和强度。该工艺的关键是获得较高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马奥两相组织,并通过弥散碳化物进一步提高强度和塑性。本文主要介绍了QP/QPT工艺的特点、获得高强塑积的原理和方法、合金元素的作用,并讨论了氢脆的产生和提高抗氢脆能力的机理,旨在获得高强塑积并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应用研究现状

摘要:含铜(Cu)抗菌不锈钢是一类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新材料,目前已经具备稳定的工业规模生产能力。为应对日常生活、医疗领域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所遇到的细菌微生物污染问题,已经开发出适用于相应领域的多种含Cu抗菌不锈钢新材料。为了探索新阶段含Cu抗菌不锈钢的研发方向,综合介绍了含Cu抗菌不锈钢关键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在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时代发展给该领域所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耐磨钢发展现状及应用行业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耐磨钢的应用行业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耐磨钢夹杂物控制水平分析及控轧控冷工艺、热处理工艺对NM600 内部的微观组织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国外各耐磨钢生产企业产品丰富,分类更加细化,我国各钢厂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逐步优化常规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耐磨钢产品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多家钢厂生产的耐磨产品在低温冲击、折弯等力学性能方面较HARDOX、EVERHARD 等国外著名耐磨钢品牌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从国家标准更新的内容来看,市场对耐磨钢的要求更严格,需各钢企、科研院所进一步研究纯净钢冶炼技术与控轧控冷、热处理新技术相结合,提升我国耐磨钢产品性能质量,打造国际拳头品牌。

制造业工艺发展趋势及特殊钢棒材生产新工艺

摘要: 随着制造行业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加强,锻造工艺向着节能化、精密化、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为了满足锻造工艺的发展要求,对特殊钢棒材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从钢的均匀性控制、纯净度控制、车削性控制、表面质量控制、热轧态组织控制、表面脱碳控制、氧化铁皮控制、尺寸精度控制及平直度控制方面制定相应的工艺措施,改善了特殊钢棒材的组织均匀性、尺寸精度、脱碳层深度、氧化铁皮厚度等关键性质量指标。

模具钢增材制造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形冷却模具一般具有复杂的异形流道,能够大大提高冷却效率和产品的表面质量,但是其加工难度非常大。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累加实现构件成形的技术,其优势是能实现材料的内部复杂结构。粉末的制备是增材制造的基础也是关键步骤,粉末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增材件的好坏,常见的模具钢粉末制备方法有气雾化法和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增材制造时材料将会经历快速熔化和快速凝固的过程,同时还要经受层间热循环的作用,其组织和微观结构严重偏离平衡凝固时的组织和结构。模具钢增材体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一般高于铸造态母材、低于轧制态或固溶时效态母材,其塑性一般难以达到使用要求。从粉末制备和典型模具钢增材工艺、组织和性能进行综述,以期给增材制造模具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机器学习在高效连铸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高效连铸以高拉速、铸坯无缺陷为基础,通过钢-轧界面间铸坯热装和轧制实现钢铁制造流程的绿色低碳发展。传统连铸制造需向智能化连铸转型,以连铸制造流程大数据量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或逻辑关系。构建具有决策能力和预测判断功能的智能化铸机,实现连铸高效生产和智能控制。通过介绍国内外机器学习在高效连铸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智能连铸在铸坯裂纹在线智能预报、结晶器漏钢智能预报和连铸过程的其他重要智能化的研究进展,提出机器学习在高效连铸制造中的研究展望。通过深度学习在连铸全流程中的应用、探索不均衡样本的智能连铸算法和结合工业机理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多目标任务的智能化连铸模型,实现连铸流程智能化和透明化控制,为国内相关钢铁企业提供智能化连铸的研发思路和参考。

热轧宽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板形是热轧宽带钢的核心质量指标,对热轧宽带钢板形理论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金属压延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从热轧宽带钢板形控制的装备、辊形及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辊形技术及控制模型的创新非常活跃,变接触轧制、改进型连续变凸度、特殊品种钢专用等辊形技术及相关控制模型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板形质量,并在延长换辊周期、降低轧辊消耗、提高轧制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绩。另外,总结了与板形控制密切相关的关键过程参数(如粗轧镰刀弯、精轧机架间跑偏)的检测与控制、板形智能判定和诊断技术、多尺度板形仿真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热轧宽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实现板形控制的智能化指明了方向。

冷弯成型理论与工艺技术的发展

摘要:冷弯型钢以其节能环保的特征被人们普遍使用,用更少的钢材使用量来完成所需达到的指定载荷,不再完全依靠于增加板材的使用量或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来满足载荷的要求,而是通过改变型钢产品的截面形状来提高型钢的力学性能。文章主要介绍冷弯成型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新兴的成型技术。其中有在传统冷弯型钢机组的基础上优化板材,通过预加热的方法改善板材的塑形来改善冷弯型钢的技术,如:局部加热成型技术和热冷弯成型技术。以及增加新的截面形状,生产变截面型钢的三维冷弯成型工艺、分枝冷弯成型技术、非等厚冷弯成型技术等。

先进钢铁冶炼用轻量化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冶炼用高温窑炉的内衬,对其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先进钢铁冶炼用耐火材料轻量化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根据轻量化耐火材料的种类,综述了先进钢铁冶炼用轻量化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长寿轻量化耐火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促进先进钢铁冶炼用高温窑炉的节能减排。耐火材料的轻量化可通过引人轻量骨料和密度梯度的结构设计实现。轻量化耐火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体积密度,较好的隔热性能,可直接作为工作层使用。轻量化耐火材料的制备技术、种类及损毁机制尚需深人研究。

6.0mm 2060MPa级桥梁缆索镀锌铝钢丝用盘条的研制

摘要:本文对影响高强度桥梁缆索镀锌钢丝扭转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原材料角度盘条表面质量、大型脆性夹杂物等影响扭转变形应力传递的异相以及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是影响后续镀锌钢丝扭转性能的主要因素。后续钢丝拉拔过程可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与道次压缩率分配减少拉拔损伤,改善钢丝扭转性能。基于扭转分层的机理进行了成分设计,通过夹杂物控制、表面缺陷控制以及后续盘条的韧化处理开发了6.0mm 2060MPa级桥梁缆索镀锌铝钢丝用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