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表面氧化铁皮结构演变机理与应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从氧化铁皮机械除鳞、钢材表面红色氧化铁皮 (红锈)、热轧钢材表面抗腐蚀氧化层、热轧无酸洗钢材表面镀锌及氧化铁皮抗摩擦磨损等方面阐述了氧化铁皮应用控制机理。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与已有控制技术,指出了未来关于氧化铁皮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钢铁 2024年05月31日 1 点赞 0 评论 70 浏览
高品质钢铁材料轧制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摘要:近10年来,我国钢铁材料轧制领域在工艺、装备以及流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回顾了我国热轧钢材在线组织性能调控技术、离线热处理技术、铸-轧一体化短流程技术以及轧制过程自动化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指出铸-轧界面高效高质化技术、轧制过程高效均质化技术、铸轧短流程高质化以及轧制加工数字化技术等,是轧制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钢铁 2024年04月24日 1 点赞 0 评论 81 浏览
吉帕钢冷轧板形及厚度精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吉帕钢冷轧板形及厚度精度控制的生产难题,设计出一种三次多项式与正弦函数组合的新型辊型,并开发出基于十八辊单机架轧制和冷连轧的目标板形动态设定控制技术,实现了多种超薄规格吉帕钢的稳定冷轧,最高轧制速度达到800m/min;开发出基于性能前馈的吉帕钢冷轧厚度精度控制方案,包括新型AGC性能前馈控制轧制技术以及厚度扩展性能前馈控制轧制技术,成功用于吉帕钢十八辊单机架轧制和冷连轧轧制,带钢头尾厚度偏差在2%以内的控制能力提升达到37%。 钢铁 2024年04月24日 1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热轧板带生产中氧化的基本特点及麻点缺陷的成因与控制 摘要:精选了近几十年来日本等国家的学者关于钢铁材料氧化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对相关研究的方法、内容、技术思路进行了整理,编撰成文以飨读者。侧重介绍了热轧过程中板带的氧化与缺陷控制,从板带氧化的基本性质入手,剖析了热轧过程麻点缺陷的成因与控制机理。同时,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经验与理解,对缺陷的成因也提出了不同视角的见解,供读者参考。 钢铁 2024年04月24日 1 点赞 0 评论 73 浏览
激光刻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板耐蚀性的影响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激光刻痕后高磁感取向硅钢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并采用硫酸铜点滴试验、加速腐蚀试验(交变湿热试验及动态接触湿热试验)研究了激光刻痕对取向硅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刻痕对取向硅钢表面涂层厚度均匀性和平整性造成破坏,使取向硅钢基体出现裸露的情况,耐蚀性大幅降低。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电工钢冷轧装备现状及冷轧技术研究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电工钢生产企业冷轧装备现状,并结合电工钢冷轧装备,对高牌号电工钢的冷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相关品种与设备选型的建议。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金属快速剪切连接工艺及成形力研究 摘要:剪切连接是无头轧制技术中的重要工艺,变形过程中存在剪切、挤压和镦粗。为掌握成形载荷的变化规律,基于上限法-基元矩形技术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压下量为1倍板料厚度时的成形载荷预测模型,可进行任意刃口宽度和搭接量组合参数下的理论成形载荷求解。对剪切连接进行了工艺实验,分别得到了工艺参数对侧凸率、去头端厚度百分比和载荷值影响的主次顺序,及相对于各判定指标的最优方案。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并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将实验载荷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理论载荷进行了对比,两者数据相近,最大相对误差小于8%。该研究为中间坏高温固态剪切连接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钢铁 2025年02月17日 1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应用研究现状 摘要:含铜(Cu)抗菌不锈钢是一类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新材料,目前已经具备稳定的工业规模生产能力。为应对日常生活、医疗领域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所遇到的细菌微生物污染问题,已经开发出适用于相应领域的多种含Cu抗菌不锈钢新材料。为了探索新阶段含Cu抗菌不锈钢的研发方向,综合介绍了含Cu抗菌不锈钢关键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在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时代发展给该领域所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高强度不锈钢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高强度不锈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成熟的生产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海洋、石化工程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材料。系统回溯高强度不锈钢的发展及应用历程,总结此类钢的强韧化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梳理了影响该钢的氢陷阱行为及氢脆抗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多种类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复合析出强化突破高强度不锈钢强韧性匹配极限的思路;通过调控钢中析出相及逆转变奥氏体的交互析出行为,提高后者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使其作为钢中裂纹及可扩散氢的双重“陷阱”,从而提高钢的裂纹及氢脆抗力。最后指出未来新型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发须重点关注以材料基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化”合金设计理念。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钢中界面科学研究进展(Ⅰ) 摘要:钢中界面包括晶界、相界等,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与体相均有明显的差异,在能量上也具有特殊性,对钢的相变机理、服役性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有关材料分析和测试手段得到快速发展,结合第一性原理和有限元模拟等技术和方法,人们对钢中界面科学问题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也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取得了众多成果。综述了钢中的微观固-固界面调控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界面类型涵盖单相钢中的晶界和多相钢中的相界。简要概述了钢中各种界面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不同界面类型的能量差异、取向差异以及应力分布等;重点关注了界面数量调控、界面结构调控和界面偏聚调控,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变形方式和成型方式等界面调控手段对最终界面结构形成和化学成分偏聚的影响,介绍了先进技术手段在表征界面结构和界面成分偏聚上的应用;同时对界面与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及其对不连续屈服和加工硬化的影响也进行了简述。最后从界面调控方式、计算机模拟、技术表征手段等方面对界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钢铁 2024年04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8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