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铝基粉末冶金的研究与进展 摘要: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使用铝合金粉末冶金零件替代汽车上用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铝基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备工艺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并就该技术在国内汽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汽车 2024年03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71 浏览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摘要:车辆电动化发展要求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和高可靠性。液态电解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间不足,严重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存在起火、漏液的安全隐患,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动力电池不仅彻底解决了安全性问题,同时可显著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满足车辆的长续航里程要求。总结了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固态电池技术的难点,为车企应用推广固态电池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汽车 2025年05月05日 1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
新材料与新工艺在保险杠防撞梁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摘要:轻量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之一,保险杠防撞梁系统承担着汽车碰撞时能量传递与吸收的重要角色,一直是轻量化技术应用的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新材料与新工艺在保险杠防撞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得出多形态混合材料是未来保险杠防撞梁在材料轻量化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而与新材料相对应的新工艺也会向多样化发展。最后指出,中低端车型的保险杠防撞梁由低成本的高强钢为主,而铝合金比重逐渐增大,超高强钢3D热辊弯防撞梁将逐步推广应用。 汽车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85 浏览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底盘开发的挑战 摘要:新能源汽车因为有更高的加速能力,更安静舒适的乘坐环境,其对底盘的开发与传统底盘有不同的要求。文章主要讨论传统底盘从底盘架构开发、整车性能、相关零部件开发的角度上是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是在实际底盘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实际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文中的解决方案是实车应用方案,可以为读者提供参考。 汽车 2025年04月22日 1 点赞 0 评论 74 浏览
基于复合材料加强件的车身接头轻量化设计研究 摘要:接头设计对乘用车车身扭转刚度性能影响较大,接头轻量化设计是车身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复合材料加强件的车身接头轻量化设计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对白车身扭转刚度敏感的C柱上接头、地板轮罩接头、D柱上接头、D柱下接头使用复合材料加强件的效果对比,得出在地板轮罩接头位置使用复合材料加强件的性价比是最优的。然后,对该处复合材料加强件接头从X向、Y向尺寸和胶的不同排布三个维度进行优化,找到在性能相当条件下的接头轻量化最优方案。将该方法应用在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身接头设计中,在保证车身性能满足要求相当条件下,接头使用复合材料加强件方案相对原钣金方案减重16.7%。同时文章提出的方法也适用车身其他空腔结构,可提升车身刚度和轻量化水平。 汽车 2025年04月16日 1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车用超高速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综述 摘要:超高速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效率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空压机和电动涡轮增压器等车用领域。小电感和高基频等特性,使其驱动控制比常速永磁电机难度更大。本文从电路拓扑、电压调制策略匹配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3个方面详细论述车用超高速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各类技术的研究热点,通过优缺点对比,给出了评价。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 2024年10月25日 1 点赞 0 评论 101 浏览
重型卡车的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重型卡车的销量也迎来了高速发展,但是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主机厂为了生存抢占市场份额,对用户和市场的响应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文章通过对市场的现状阐述,分析和讨论了目前的重型卡车的配置,介绍了由于汽车电子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整车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颠覆性变化。从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操控性等方面,提出了重型卡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汽车 2025年04月11日 1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CTB结构中电池与车身密封设计研究 摘要: 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提升续航里程、整车刚度和耐撞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新方向,但要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二合为一,密封是限制CTB技术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行业在CTB密封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从CTB密封策略、密封结构设计、密封组件选型、失效后果分析和用户工况设计验证展开研究,首次提出攻克行业内CTB密封设计难题的解决方案,加速CTB技术普及应用,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汽车 2024年10月15日 1 点赞 0 评论 228 浏览
氨-生物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摘要:针对双碳目标,应用低碳/零碳燃料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一个双燃料柴油机台架开展,缸内直喷燃料分别选用柴油、生物柴油/汽油混合燃料(BG70)和生物柴油/汽油/乙醇混合燃料(BG50E20);氨为进气道喷射,能量替代率为0~28%。试验工况为1 200r/min、0.8 MPa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对比分析了不同燃料的一氧化碳(CO)、总碳氢(THC)、氮氧化物(NOx)排放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单燃料模式下,BG70和BG50E20的指示热效率高于柴油。BG70的CO排放相比柴油降低30%,但THC和NOx排放在3种燃料中最高。BG70和BG50E20的总颗粒物数量(TPN)排放低于柴油。相比各燃料单燃料模式的燃烧与排放性能,添加氨后的3种燃料的指示热效率降低1%~2%;CO排放增加约1倍;柴油和BG70 的NOx 排放减少接近50%,BG50E20的NOx排放减少约30%。另外,氨的加入对BG70和BG50E20的TPN有显著影响,当氨能量替代率从0增长至28%时,BG70的TPN排放增加20倍。 汽车 2025年03月28日 1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梁类件冲压回弹研究 摘要: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梁类零件回弹预测方法。基于二维回弹理论,将三维梁类零件离散为若干截面,采用双平面投影法和图像二值化方法,将梁类零件的截面曲线转换为神经网络模型可识别的双通道图像数据。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对影响梁结构零件的冲压工艺参数及板料材料参数变量进行采样,通过CAE回弹仿真得到后续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样本。为研究梁结构在不同几何截面、材料参数、工艺参数作用下的回弹问题,采用基于LeNet-5、AlexNet、NiN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几何截面识别模型,同时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耦合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的方法,得到该梁类零件回弹算法模型。以某汽车梁类结构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将回弹样本分为小回弹、中等回弹、大回弹三个类型。将各类回弹样本分别通过回弹算法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lexNet的模型准确度最高,同时算法鲁棒性相较于其他两种也更强,更适合梁类件的回弹预测。 汽车 2024年09月30日 1 点赞 0 评论 10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