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和新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侯少杰,李春燕,李春玲,张,强,陈佳欣,程志强
摘要: 非晶合金,又称为金属玻璃(MG),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原子结构。由于不存在晶粒、晶界及位错等缺陷,非晶合金具备一系列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众多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非晶合金的形成受到玻璃形成能力以及冷却速率的限制,使得该材料的尺寸远小于传统金属材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推广及应用。针对如何突破非晶合金尺寸限制的问题,研究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及和研究。简要介绍了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临界尺寸≥15 mm的非晶合金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同时阐述了获得较大尺寸非晶合金的策略,包括根据经验准则、高通量制备及表征、机器学习得到高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合金成分设计方法以及低温热塑性连接、 焊接、放电等离子烧结及3D打印的获得大尺寸非晶合金的制备技术,并对这些方法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成分设计; 制备方法

目录介绍

1 大尺寸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2 大尺寸非晶合金成分设计方法

2.1 经验准则

2.2 高通量制备及表征

2.3 机器学习

3 大尺寸非晶合金新制备方法

3.1 低温热塑性连接

3.2 焊 接

3.2.1 超声波焊接

3.2.2 激光焊 

3.2.3 摩擦焊 

3.2.4 爆炸焊接

3.2.5 电子束焊

3.3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3.4 3D 打印

4 总结与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