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加工物理机制研究进展

王晓铭1李长河1杨敏1张彦彬1刘明政1高腾1崔歆1王大中2曹华军3陈云 4刘波5 (1.青岛理工大学;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重庆大学;4.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5.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替代矿物型润滑介质的绿色微量润滑剂,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与关注焦点。然而,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加工物理学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难以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精准指导与选用原则。为解决上述需求与技术问题,综述了纳米生物润滑剂组分及物理特性,揭示了纳米增强相、基础流体、添加剂对加工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纳米增强相在纳米生物润滑剂中的动力学行为与分散机制。其次,揭示了多能场雾化机制、切/磨削区流场分布及微液滴浸润动力学行为,发明了微量润滑新型供给与雾化装置。进一步地,分析了切/磨削加工材料去除热物理机制,研究了先进的多场赋能热损伤抑制策略,构建了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加工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纳米生物润滑剂在热源抑制与热耗散特性调控方面效果显著,多场赋能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可作为浇注式加工的替代工艺,采用断续有序的凹槽织构砂轮辅助质量分数为2.5%的MWCNTs-棕榈油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单晶镍基高温合金DD5,与传统的浇注式磨削工艺相比,磨削力可降低12%,磨削温度可降低9%,表面粗糙度值可降低6%。展望了纳米生物润滑剂发展路线图,为工业界与学术界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
关键词: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切削;磨削;多场赋能;热损伤

目录介绍

0 前言

1 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物理特性

1.1 物理组分

1.1.1 基础流体

1.1.2 纳米增强相

(1) 形状

(2) 尺寸

(3) 浓度

(4) 混合纳米添加相

1.1.3 添加剂

1.2 稳定性与调控策略

1.2.1 制备方式

1.2.2 动力学特性

1.2.3 稳定机制

2 纳米生物润滑剂输运动力学规律

2.1 供给方式

2.2 雾化机理与装置

2.2.1 气动雾化

2.2.2 超声雾化

2.2.3 静电雾化

2.3 流场分布规律

2.3.1 车削

2.3.2 铣削

2.3.3 磨削

2.4 液滴浸润

2.4.1 液滴物理特性

2.4.2 界面接触状态

3 材料去除加工热物理特性及调控策略

3.1 热源抑制机理

3.2 热耗散机制

3.3 温度场预测模型

3.4 多场赋能温度场调控策略

3.4.1 织构刀具辅助

3.4.2 磁场赋能

3.4.3 超声场赋能

3.4.4 低温场赋能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