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激光增材+X复合制造技术综述

李毅,王振忠,肖宇航,张鹏飞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摘要:激光增材制造技术(LAM)为航空航天复杂金属零件提供了极高的设计自由度和制造灵活性,但目前主流LAM 技术存在监测与控制难度大、热应力变形与缺陷难处理等关键问题。“增材+X”复合制造技术提供了多尺度解决方案,结合各辅助制造工艺的优点以改善增材成形材料的精度与性能。增材+机械场/磁场/声场/热场等能场可实现调控熔池流动、改善微观组织、控制晶粒尺寸方向、释放残余应力以及改善表面质量等有益效果的协同优化。简要回顾了LAM 技术特点及其在航空航天业的典型应用,总结了增减材、增等材制造技术的主要工艺与技术内涵,重点评述了非接触式的磁、声、热辅助场对增材熔池动力学、微观组织发展、表面质量、热梯度的作用机理以及模拟仿真研究。最后总结了各能量场辅助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展望了金属激光“增材+X”复合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激光增材制造;复合制造;金属成形;辅助能量场;增材+X

目录介绍

1 金属激光增材制造

1.1 金属激光增材制造工艺

1.1.1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

1.1.2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

1.1.3材料添加方式

1.2 航空航天金属激光增材制造的应用现状

1.2.1 激光直接熔融沉积技术

1.2.2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

1.3 金属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瓶颈

2 “增材+X”复合制造工艺技术内涵

2.1 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

2.2 增等材复合制造技术

2.3 特种能场辅助增材制造技术

2.4 能场辅助增材制造仿真

2.4.1 磁场

2.4.2 声场

2.4.3 热场

3 金属激光“增材+X”复合制造技术作用机理

3.1 熔池动力学

3.1.1 磁场辅助

3.1.2 声场辅助

3.1.3 热场辅助

3.2 微观组织

3.2.1 磁场辅助

3.2.2 声场辅助

3.2.3 热场辅助

3.3 表面质量

3.4 热梯度

4 “增材+X”总结与未来展望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