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赋能:从学科发展到产业转化

熊燕1,2 马雪晴1,2 陈大明1,2 刘晓1赵国屏3,4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4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摘要:合成生物学通过引入工程科学“自下而上”认识生命体系的理念,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采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迭代的研究范式,并在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构建工程化的新生命体系,为生命科学提供了“从创造到理解”的新途径,不仅颠覆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格物致知—还原论”的传统研究策略,还开启了理解生命本质的“建物致知”新文化。同时,合成生物学将生物技术由“模拟自然过程”和“遗传工程改造”上升至“定量理性设计”和“标准化构建测试”的高度,推动生物工程和代谢工程朝着对标生命过程的高效率、普适性的工程化“重编程”,甚至是“从头构建”的新高度,以实现“建物致用”的目标。文章梳理了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建物致知”方面的重要进展,列举了其在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应用领域中“建物致用”的具体案例,展现了合成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正在发挥的重大影响,强调了为确保合成生物学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会聚生态系统与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赋能,会聚,创新生态系统

目录介绍

1 “建物致知”的深入,开启理解生命的新途径

2 “建物致用”的拓展,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1 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

2.2 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

2.3 食品领域的应用

2.4 农业领域的应用

2.5 环境领域的应用

3 会聚生态的构建,为合成生物学的赋能提供创新环境

3.1 发展现状

3.2 政策建议

1)聚焦前沿,勇闯新路

2)需求牵引,突破瓶

3)多方支持,打通全链

 

点赞(1)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3.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