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材料表面配体聚集效应

秦瑞轩,邓果诚,郑南峰 (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金属纳米材料表面配体不仅可以稳定金属纳米颗粒,辅助合成特定尺寸和形貌的纳米材料,还可用于调控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由于现有表征技术的局限性,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有机配体的结构和功能一直以来并未被深入研究。得益于分子结构明确金属纳米团簇和其他模型纳米材料体系的发展,配体在金属纳米材料表面的精确配位结构及其对催化过程的促进作用正不断被揭示出来。金属表面有机分子配位不仅可以调控表面金属电子结构,还可以分割表面原子周期性结构。表面有机配体的聚集可以进一步在金属表面构筑3D 空间结构,改变纳米材料亲疏水性,并影响催化底物和反应中间体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强弱和吸附构型。此外,有机配体与表面金属所组成的界面还可以构筑新的活性位点,改变催化反应路径,从而提升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有机配体的聚集效应使得异相纳米材料可以同时表现出均相催化和酶催化的优势。
关键词:表界面配位化学;金属纳米材料;金属纳米团簇;有机配体表面修饰;表面聚集效应;空间效应;电子效应

目录介绍

1 引言

2 以金属纳米团簇为模型体系

2. 1 配体在金属纳米团簇表面的局域配位结构

2. 2 配体在金属纳米团簇表面的排列结构及其效应

2. 3 以金属纳米团簇为模型催化剂

3 表面配体引起的亲疏水效应

4 表面配体的几何结构效应

4. 1 有机配体分割表面金属位点

4. 2 表面有机配体聚集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

5 表面配体的电子效应

6 表面配体的协同催化

7 结论与展望

 

点赞(0) 关注

立即下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98 元后才可以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