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异质结焦耳热红外辐射器件的可控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摘 要: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电、热以及力学性质,而悬空石墨烯避免了衬底带来的褶皱、载流子散射和掺杂等影响因素,可以充分展现石墨烯的本征物理特性,因此在高性能石墨烯微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六方氮化硼吸附石墨烯,将其定点转移到金属电极,制备悬空石墨烯焦耳热红外辐射器件的新方法。关键词:悬空石墨烯; 六方氮化硼; 真空退火; 焦耳热; 拉曼光谱; 红外辐射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77 浏览
面向电极接触应用的二维金属性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制备和器件研究进展 摘要二维(two-dimensional, 2D)层状半导体材料因具有原子级厚度、优异的光电性质和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等,被认为是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基于超薄2D半导体材料构建的电子器件本质上是一种界面器件,其性能与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质量密切相关。关键词金属性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电极接触,异质界面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80 浏览
高强、高导铝合金研发的机器学习策略 摘要: 利用机器学习框架搭建材料研究设计平台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与预测,成为开发新型材料的重要手段。铝合金的导电率和强度往往是互斥的,导电率的提高,伴随着强度的降低。使用SVM、RF、ELM、BP 和DNN五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6000系铝合金的导电率和强度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发现以热力学数据和加工工艺为特征输入,在合金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并最终筛选出精确度高,泛化能力好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经过与实验数据验证,证明了所提模型对于铝合金导电率、强度预报的可靠性。 交叉 2024年03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133 浏览
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针刺对急性期脑卒中人群的效应规律尚不明确,分析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实施现状,可为布局后续相关研究、形成高质量循证证据链提供参考。【关键词】 脑卒中;急性期;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现状分析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66 浏览
基于忆阻器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 摘 要: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分子结构推理等任务中的表现远超传统人工智能算法,在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忆阻器(ReRAM)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高密度、读取访问速度快、低功耗和存内计算等优点。实验结果显示,该文加速器相比CPU有483倍速度提升和1569倍能量节省;相比GPU也有28倍速度提升和168倍能耗节省。关键词:存算一体;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图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1 点赞 0 评论 121 浏览
精密装配的内涵、技术体系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人类科技不断向极高精度和极端工况发起挑战,高端装备对极致精度与性能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以几何量控制为主的装配理论,已无法完全解决高端装备的高精度和高稳定精密装配难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了精密装配的基本特征,综述了精密装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介观尺度的精密装配理论与方法,建立精密装配技术体系,提炼精密装配的界面问题、跨尺度问题、不确定性问题等三个基础问题。关键词:精密装配;装配精度;装配界面;介观尺度;性能稳定性;不确定性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74 浏览
耐腐蚀镁合金的成分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镁合金因其密度低,轻量化效果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21 世纪新型绿色材料”。但镁的电化学活性强,耐腐蚀性能差,一直限制着镁合金的大规模应用。目前,探索镁合金的腐蚀机理,设计新型耐蚀镁合金的成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关键词: 镁合金;腐蚀;合金元素;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X-CT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148 浏览
石墨烯压力传感器Au-Si共晶键合的气密性封装 摘 要: 针对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高气密性封装要求,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Au-Si 键合工艺。采用Au-Si 键合工艺只需要在传感器的密封基板表面生长一层100 nm 的SiO2 , 并在生长的SiO2表面溅射金属密封环,密封环金属采用50 nm / 300 nm 的Ti / Au。使用倒装焊机在380 ℃ 以及16 kN 的压力环境下保持20 min 完成传感器芯片与基板的键合, 实现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气密性封装。关键词: Au-Si 键合; 石墨烯; 压力传感器; 气密封装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150 浏览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研究进展 摘要: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备受关注,然而,在高倍率充电时引发的镀锂、机械效应和放热等一系列问题会导致电池容量和功率的衰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合理地设计有利于锂离子快速传输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基于对最新进展的系统理解和分析,本综述可为设计具有优异倍率性能的快充锂离子电池提供指导。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电极材料;电解质;锂离子传输 交叉 2024年01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82 浏览
三端晶体管的人工突触器件: 材料、结构与系统 摘要:神经形态工程学旨在从硬件层面上构建人工仿生神经系统, 模拟人脑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 进而实现神经形态感知和类脑计算功能. 生物突触是人脑学习和记忆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元. 因此, 构建类生物突触结构、功能的电子器件是实现神经形态感知与计算的关键. 相较于两端的阻变器件, 三端突触晶体管在实现多态调控和降低能量消耗上都具有优势. 此外, 三端突触晶体管还可以将压力、温度等外界物理刺激转化为电信号, 在采集视觉、听觉、嗅觉等信号来工作的人造感知神经系统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三端突触晶体管的材料选择、器件结构以及功能应用, 并重点介绍了基于三端突触晶体管的人造视觉、听觉和嗅觉三种感知系统的最新进展. 最后, 总结了三端突触晶体管及其构建的人造感知系统面临的挑战,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交叉 2024年11月04日 1 点赞 0 评论 29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