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LPO光模块

摘要:算力成为AI时代主引擎,高速光模块持续放量。站在全球视角,全球算力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615EFlops,增速达到44%。据华为GIV预测,2030年人类有望迎来YB数据时代,全球算力规模达到56ZFLOPS。站在中国视角,2021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02EFlops,保持50%以上的高位增长。AI大模型的搭建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光模块作为高性能计算网络核心部件需求率先爆发,光连接朝着高速率、大密度方向发展。随着芯片速率翻倍,英伟达的B100和H200等产品将逐步标配1.6T光模块,光模块产业将加速更新迭代。

金属增材制造龙头,3C钛合金加工触发新奇点

摘要:公司是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创新研发生企:具备金属3D打印原材料、金属3D打印设备、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生产服务能力,整体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汽车弹簧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东风量利齐升

华纬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弹簧生产商,综合实力位列行业前三。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弹簧领域,其产品主要应用汽车行业包括悬架、 制动弹簧、稳定杆和阀类及异形弹簧等,并逐步拓宽至机器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

厚积薄发,心脏瓣膜介入赛道初探

摘要:我国TAVR手术量有望在2022年破1万例,进入加速增长阶段(2021-2030 CAGR36.6%),TAVR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百亿元。目前国内形成“4+2”格局,4家国产(启明、心通、沛嘉、杰成)+2家进口(爱德华、美敦力),启明、心通、沛嘉均已商业化至第二代产品,我国TAVR已进入可回收时代。相比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大部分产品仍处于验证性临床阶段,主动脉瓣膜疾病是目前最成熟、发展最快的心脏瓣膜赛道。

先进封装加速迭代,迈向2.5D-3D封装

摘要:在以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为代表的新需求驱动下,先进封装应运而生,发展趋势是小型化、高集成度,历经直插型封装、表面贴装、面积阵列封装、2.5D/3D封装和异构集成四个发展阶段。先进封装开辟了More-than-Moore的集成电路发展路线,能够在不缩小制程节点的背景下,仅通过改进封装方式就能提升芯片性能,还能够打破“存储墙”和“面积墙”。发展趋势由单芯片封装向多芯片封装发展,聚焦关键工艺。AI和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关键瓶颈在于CoWoS产能。先进封装景气度高于整体封装行业,未来向2.5D/3D进发。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迈向“镁”好

摘要:人形机器人由感知、决策、控制、执行四大模块构成,其中执行模块在控制器的指挥下驱动机器人的肢体运动,类似于人的肌肉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少机器人各部件的重量,从而降低驱动系统所需的力矩和功率,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承载力,轻量化将有助于机器人降低功耗、延长寿命等,对机器人性能及商业化落地至关重要。常见的轻量化材料包括铝、镁、PEEK材料等,镁同另外两类材料相比,价格优势已经凸显。当前镁合金牌号或可应用于机器人壳体等部件,镁金属在机器人中的应用逐渐打开,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若未来在机器人其他同样实现镁金属替代,则有望进一步拉动对镁合金用量。

硫化物未来潜力最大,开启电池发展新纪元

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危机意识,24年政府加大相关研发和支持力度,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固态电解质是实现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其中硫化物发展潜力最大,因为其离子电导率最高,质地软容易加工,成为主流厂商的重点布局路线。

钙钛矿电池如何引领光伏技术迭代

摘要:相比晶硅,钙钛矿转化效率天花板更高,量产成本更低。钙钛矿单节/叠层电池理论转化效率达到33%和45%,相比晶硅电池具备更高的天花板;成本方面,我们预计钙钛矿单节组件远期成本在0.5~0.6元/W,明显低于晶硅组件,可以显著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是未来光伏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应用还在早期阶段,但是晶硅和非晶硅企业纷纷入局,各路资本也相继进入,产业化进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钙钛矿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解决稳定性及工艺问题实现规模化量产。目前钙钛矿产业化还处于前期,企业产线还在小试/中试阶段,寿命(稳定性)和转化效率是钙钛矿产业化的主要阻力,需要各膜层材料以及工艺的相互配合提高产品稳定性。其中,阻水阻气材料、提高稳定性的添加剂、钝化膜层以及相关设备是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核心,上述环节的突破会解决行业矛盾,加速产业化推进,分布式光伏以及2C端产品的包容性会率先成为钙钛矿电池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