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行业全景图 —行业突飞猛进,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要:神经介入是通过血管性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兴法,相比于静脉溶栓和开放性手术,神经介入具有诸多优势。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成熟、临床数据完善,国内多项相关医指南继推出,推动神经介入逐渐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及大多数类型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颅内动脉瘤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血管介入疗法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指南推荐级别较高,推动渗透率不断提升。2015年后随着临床数据完善,机械取栓(介入性治疗)在国内外指南中获得了最高级别推荐,带动行业步入成长快速车道。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目前临床仅支持药物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式,但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临床亟待血管内治疗更优产品补齐。
软式内窥镜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扬帆起航
摘要:当前我国软镜行业市场规模约70亿元,2015 -2021年中国软镜行业CAGR达到14.9%。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我国消化道癌症早筛率仍处于低位,未来将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需求提升等因素驱动下迎来持续增长,行业稳定成长β属性优且确定性强;从竞争格局上看,日系三巨头依靠在上游图像传感器的产业链供应优势强势垄断全球软镜市场,2022年我国软镜行业国产化率仅22.2 %,竞争格局较优,国产替代空间大。未来受益于“癌症早筛的人口红利+内镜开展率提升”和“国产替代”两个维度的增长动力,软镜赛道有望催生细分领域的优质成长股。
可控核聚变:从科幻到商业
摘要:与核裂变相比,可控核聚变释放能量大,原料来源丰富,安全可靠、不产生放射性废物。目前世界上主流路线为磁约束装置托卡马克。我国目前有2个前期建设阶段项目,将为相关产业链提供重大机遇。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第一壁材料钨、高温超导带材原料REBCO和氘氚燃料;核心设备包括超导磁体、第一壁和偏滤器。
大国之耕基,因地制宜解农机之困
摘要:农业机械市场空间超万亿,可比肩工程机械。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农业出口大国,2022年国内农业机械市场规模为5611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196亿元。在《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下,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以及报废补贴将会进一步促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替换、更新,加快行业产能出清,同时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拖拉机是农机设备中最常见、也是最广泛普及的使用的设备,从2023年农机补贴销售额来看,轮式拖拉机以237.84亿元稳居销售额榜首,撑起了农机销售额30%的份额。可以说,拖拉机发展对于农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机行业的发展趋势,甚至会领先于整个农机行业发展。从2023年企业端每个月拖拉机产量来看,目前行业隐有复苏态势。
非晶电机:新能源车领域应用加速,千亿赛道0-1
摘要:驱动电机是整车实现能与械转换的关键。电机的损耗主要包括铜耗、铁耗和其他杂散损耗。目前电机铁芯多用硅钢材料,非晶合金材料与无取向硅钢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从车端角度看,非晶电机的替代有助于新能车节能提续航约15%+;有望成为电机定子铁芯主要材料。
光刻胶:半导体制造核心材料,国产替代突围在即
核心内容:1、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关键材料。2、光刻胶产业链壁垒高,多环节亟待突破。3、晶圆厂扩产+制程节点升级,驱动国内市场扩增。4、海外厂商垄断市场,国产化需求迫切。
商业飞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摘要:航空运输规模增长推动商业飞机成长为市场规模可观的高价值行业。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价值6.4万亿美元的42428架商业飞机。商用飞机市场门槛高,制造技术难度大,规模效应极为明显,导致该市场具有高度的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商用飞机制造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高端技术和关键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
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国产替代及应用拓宽空间广阔
核心内容:1、精密减速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2、机器人应用扩大带动上游减速器市场扩容,多品类进口替代空间广阔。3、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持续拓宽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