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端侧AI落地最佳场景之一

摘要:Ray-Ban Meta销量破百万,智能眼镜正在成为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 AI+AR眼镜或是产业下一步发展趋势,行业巨头积极布局;AR显示器件与光学方案是降本增效核心环节,Micro LED+光波导发展可期。

骨科行业全景图—创新+出海共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摘要:骨科高值耗材行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1)发病率与老龄化高度相关;2)整体治疗渗透率偏低,随着集采降价等因素手术普及有望不断提升。根据Eshare医械汇数据显示,国内骨科植入物行业 2016-2021年间市场规模增速在20 %左右、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021年行业规模达到397亿元,而2022年关节、创伤相继纳入集采,市场规模有所缩水,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降至304亿元, 2023年脊柱集采落地后行业规模进一步小幅下降。截至2023年底,骨科植入物主要细分赛道关节、创伤脊柱集采基本在全国落地,集采冲击影响已得到较充分反应,2024年后行业有望重回稳健增长阶段。从集采进度来看,关节、创伤脊柱等均已执行一年周期以上,价格基数因素和渠道库存退换货问题本解决,骨科相关公司报表端有望迎来改善拐点。

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

双碳背景下,氢能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东风已至。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氢能应用的核心,也是政策推广支持重点,未来将呈现出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

OLED材料供需双轮驱动,国产如日方升

OLED是万亿面板市场中的新星。显示技术诞生至今百余年,目前市场以第二代LCD和第三代OLED为主流。从历史发展经验看,显示领域的进化往往是被动的,而一旦形成替代之势将势不可挡。OLED凭借自发光、轻薄、可弯曲、低功耗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时代对显示屏幕的发展要求。2022年全球平板显示面板市场规模1230亿美元,其中OLED占35%。随着产业进步、资本推动,OLED成本降低和市场爆发尤为可期。

智能焊接大势所趋,看好具备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

摘要:我国年均3亿吨钢材需要焊接加工,2022年全球占比50%以上,焊接需求大。当前我国焊接仍以人工为主,但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机器替人大势所趋。焊接机器人大幅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柔性化程度,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16-2021年销量CAGR 17%。小批量、非标件的焊接需要机器人搭载具备识别和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的焊接系统,目前焊接系统的突破难点在于焊接模型和3D视觉。

厚积薄发,心脏瓣膜介入赛道初探

摘要:我国TAVR手术量有望在2022年破1万例,进入加速增长阶段(2021-2030 CAGR36.6%),TAVR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百亿元。目前国内形成“4+2”格局,4家国产(启明、心通、沛嘉、杰成)+2家进口(爱德华、美敦力),启明、心通、沛嘉均已商业化至第二代产品,我国TAVR已进入可回收时代。相比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大部分产品仍处于验证性临床阶段,主动脉瓣膜疾病是目前最成熟、发展最快的心脏瓣膜赛道。

激光雷达从智驾之眼到机器人之眼

摘要:24Q3以来,激光雷达板关注度显著提升,主要落地场景车载市场出现拐点级变化。在即》的公司及行业深度报告中前瞻阐明。本篇试图集回应一下近期市场关注重要问题,分为车载和机器人两个板块,结构上都从“价值-空间-格局”,分别去解决“必要性-蛋糕有多大-蛋糕如何切”的问题。

聚焦钨钼+稀土,钢研院新材料平台帆起航

摘要:中国钢研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的权威机构,公司传承钢研院深厚的技术积累,近年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剥离劣质资产,确立了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节能环保与高端科技服务业四大产业布局,以“难熔钨钼为核心的高端粉末冶金及制品、稀土永磁为核心的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为两大核心的战略规划。

科研院所系材料企业:高掌远跖,乘风破浪

摘要: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同时具有高壁垒与长周期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划发展研究院预计2022年全国新材料总产值达7.5万亿元,但关键材料自给率仍较低。从格局看,全球新材料产业呈三级梯队竞争格局,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位于第二提柜,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发展趋势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形成历史交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受政策引导、下游领域发展提速、国产替代和资本市场助力等多因素驱动,我们新材料产业有望持续发展,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心脏瓣膜TAVR植入量超预期,打造创新器械出海

2023年TAVR行业蓬勃发展,手术量同比增长73%。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1月30日,我国已开展TAVR手术13572 例,预计全年植入量约1.5万例(去年同期植入量8689例,同比增长73%)。经股动脉占比76.8%,经心尖路径占比21.7%;经心尖增长较快,我们认为和反流治疗需求扩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