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系材料企业:高掌远跖,乘风破浪

摘要: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同时具有高壁垒与长周期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划发展研究院预计2022年全国新材料总产值达7.5万亿元,但关键材料自给率仍较低。从格局看,全球新材料产业呈三级梯队竞争格局,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位于第二提柜,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发展趋势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形成历史交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受政策引导、下游领域发展提速、国产替代和资本市场助力等多因素驱动,我们新材料产业有望持续发展,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小氢瓶承载大产业,政策东风已至

双碳背景下,氢能在我国有广阔应用前景。2019年以来国家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东风已至。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氢能应用的核心,也是政策推广支持重点,未来将呈现出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

硅碳:密度提升显卓能,快充革新展篇

摘要:4C快充技术与能量密度的提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高压快充技术作为提升充电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缩短充电时间;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这些技术可大大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池快充与高能量密度在材料选型和电池设计上存在差异,往往难以兼得,此消彼长;与石墨材料相比,硅碳材料的克容量(4200mAh/g)和充电电压平台(0.5V)较高,有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实现二者的兼顾。新型硅碳技术自美国Group 14商业化以来,受到国内市场广泛关注;国内相关企业加快新型硅碳技术的开发,已有数十家企业开始扩产新型硅碳;风险资本纷纷跟进,投资新型硅碳赛道。

2025年氢能奇点将至,绿氢及商用车迎翻倍放量

摘要:2024 年是氢能行业准备,在政策推广、示范效应和产降本三重驱动下明将迎放量带迈向商化。从2025年国家目标看,绿氢项目缺口在9-10万吨(保有量11万吨)、燃料电池汽车缺口在2.5万辆(保有量2.5万辆),绿氢项目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爆发量级均看向翻倍起步。绿氢一体化项目迎爆发,把握制设备和色运营商机会。 2023年-2024年,国内立项的项目绿氢产能已超600万吨,当前落地项目约11万吨。随着政策出台、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三者共同驱动,项目落地进程将加速。氢能商用车进入冲刺翻倍年,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迎机遇。氢能商用车进入冲刺翻倍年,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迎机遇。2025年规划确认时点将近,国家层面规划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保底量,即到2025年之前不低于5万辆,截至2024年10月,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2.5万辆,近半目标缺口需完成。

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端侧AI落地最佳场景之一

摘要:Ray-Ban Meta销量破百万,智能眼镜正在成为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 AI+AR眼镜或是产业下一步发展趋势,行业巨头积极布局;AR显示器件与光学方案是降本增效核心环节,Micro LED+光波导发展可期。

内镜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扬帆起航

软镜行业兼具赛道大β及国产替代α,国产厂商大有可为。中国消化道癌症早筛渗透空间广阔,远期看软镜行业空间可达140 亿元。产业链各环节层层突破,政策加持下国产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未来受益于“癌症早筛的人口红利+内镜开展率提升”和“国产替代”两个维度的增长动力,软镜赛道有望催生细分领域的优质成长股。

光伏焊带产品迭代提速,驱动行业集中度及龙头盈利能力提升

摘要:光伏焊带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并起导电作用,是组件核心辅材之一,组件成本占比约6%(按照2024年3月价格测算),但焊带品质对组件效率、良品率、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如焊带厚度减少会导致电阻率增加,使得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和输出功率减少;焊带品质不达标会导致组件隐裂风险增加、虚焊/过焊风险提高,组件良品率下降。组件成本大幅下降有望驱动全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直流侧需求676/806GWdc,同增28%/19%;在此带动下光伏焊带需求维持高景气,预计2024-2025年全球焊带需求27.3/32.2万吨,同增24%/185。

行业技术升级加速应用渗透,直写光刻市场如日方升

摘要:光刻技术是将设计好的微图形结构转移到覆有感光材料的晶圆、玻璃基板覆铜等材表面上微纳制造技术,可用来加工制造芯片、显示面板制造芯片、显示面板掩模版、PCB等。直写光刻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在PCB,在除掩模版制版外的其他泛半导体领域仍处于技术渗透阶段。在泛半导体领域,直写光刻技术受限于生产效率与精度等因素,目前还无法满足泛半导体业大规模制造的需求。直写光刻技术能满足高端PCB产品技术需求,逐渐成为 PCB制造中曝光工艺的主流技术方案。在新型显示领域,直写光刻可用于OLED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前段阵列工序的曝光艺环节,还在解决Mini/MicroMini-LED的芯片、基板制造及利用RDL再布线技术解决巨量转移问题有较好的优势。

智能眼镜:AI 形态领航,探索AR 新视界

摘要:AI大模型能力的逐步提升,推动人机交互方式变革,为新型AI 终端载体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眼镜产品由于本身贴近用户视觉的特性,其发展趋势是在形态上逐步叠加光学显示模块,演变为AI+AR 眼镜。从功能对比来看,AI 眼镜专注于语音、图像信息的捕捉,聚焦智能化处理与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辅助服务;AR 眼镜更侧重于提供沉浸式的增强现实体验。从硬件组成对比来看,AI 眼镜的核心硬件需求聚焦于SoC处理器,且对其提出低功耗、高性能要求;AR 眼镜则不仅依赖SoC处理器及各类传感器,还需光学模组来生成虚拟图像。伴随着方案持续迭代创新,衍射光波导+Micro LED 光学组合有望成为AR眼镜终局方案,为消费者带来更优的显示和佩戴体验

钢结构行业:静水深流,行稳致远

在“双碳”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随着建造成本改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钢结构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市场份额扩大的同时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