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用钛合金及粉末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法,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军工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钛合金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一些列优异特性,是金属3D打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阐述了3D打印对钛合金粉末性能要求及钛合金粉末主要制备方法,重点对气雾化制粉及旋转电极制备粉末工艺技术特点、粉末性能进行了对比,对粉末性能差异产生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3D打印高性能钛合金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关键金属供应分析

摘要: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居世界首位,保障关键金属材料供应、进行更精准的新兴固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的历史数据和规划目标,设定了不同的发展情景;应用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寿命分布模型,评估了我国新能源行业关键金属的需求、废弃和供应情况;重点识别了银、铜、镓、银、钢铁、钕等金属的供应压力,为2060年前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格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在基准情景下,2035年的风电、光伏发电行业退役量分别为4.6 GW、28.3 GW;2035年、2060年的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量(按质量计)分别为2.54×106 t、1.048×107 t。从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关键金属供应压力来看,2030—2060 年,钢铁为低风险(≤5%),钕为中高风险(25%~50%),铜、银为高风险(50%~100%),镓、铟因需求峰值过高而被列为极度危险等级。改善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多样性,既需要确保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也需要开展回收循环和高效利用;为此建议将风电、光伏发电退役设备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管理,将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加快完善分布式新能源固废回收体系,切实提高新兴固废回收技术水平。

功能玻璃关键材料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功能玻璃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是信息显示、半导体、新能源、深海、深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支撑性材料,已成为我国建设智能社会、低碳社会的重要基石。我国近年来在功能玻璃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关键材料短板环节突出、跟踪研发、创新资源分散、体系化发展不足等问题。本文按照主干化、体系化研究思路,围绕电子信息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关键材料的技术、产业、支撑等体系化发展要素,梳理了国外功能玻璃领域先进国家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凝炼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的发展思路与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凝练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领域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建议:增强关键原材料保障能力,为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启动功能玻璃关键材料创新滚动规划;强化功能玻璃关键材料政策支撑;完善功能玻璃关键材料的绿色低碳与数字化发展。

铁碳合金状态图

铁碳合金状态图(也称为铁碳平衡图、铁碳相图或铁碳状态图)是研究铁碳合金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结晶过程和组织转变的图解。它主要描述了铁碳合金在不同温度和碳含量下的相组成及相之间的平衡关系。关于铁碳合金状态图的“降解”,我理解为可能是对其内容的解析或对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进行描述。然而,通常我们不会使用“降解”这个词来描述铁碳合金状态图本身,因为它不是一个可以降解的物质或过程。

增材制造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进展

摘要: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同时具有低弹性模量、耐磨性高、优异抗腐蚀能力、良好加工成形性、抗疲劳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良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能源工程和医学工程领域。增材制造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微观组织晶粒细小、微观组织可控、相变过程可控、力学和功能特性可控的特点,可得到优异的抗疲劳性、拉伸延展性、窄滞后超弹性、宽滞后超弹性和大弹热效应。系统阐述增材制造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微观组织、相变行为、力学性能、弹热效应和4D打印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鼓励国内研究团队和学者开展更多增材制造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关领域研究,推动增材制造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全面产业化应用。

可移动智能焊接机器人在箱型梁结构制造中的应用

摘要:箱型梁结构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物料搬运、重型机械等领域中,中厚板焊接是其制造的关键技术。由于箱型梁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工序间周转多、组焊定位精度不易保证,加上工件焊接过程变形复杂时变,因此给产品质量一致性控制造成困难,传统的“示教-再现”型或“离线编程”型机器人难以实现其高效柔性化焊接制造。文中介绍了一种以电弧跟踪传感系统为核心的新型“免示教”可移动智能焊接机器人,阐述了该装备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可移动机器人本体、主控系统和电弧跟踪传感、激光视觉寻位导引以及焊接过程可视化监测子系统。该装备已经投入至国内某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装备自动化焊接生产线项目中,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与可靠性。

镁合金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摘要:镁合金作为21 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镁合金特点,介绍了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新型阻燃镁合金、高强度大规格镁合金型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瓶颈。新型阻燃镁合金材料及大规格镁合金型材制备加工技术研发能够助力我国轨道交通的轻量化。镁合金从非主要承载零件到主要承载零件的应用将是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升级的关键。

热处理对航空紧固件用TC16钛合金棒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摘要:TC16钛合金因其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比强度大、耐蚀腐蚀、耐高温,无磁性、退火态具有优异的塑性和加工成型性,固溶时效态具有高强、高韧等性能,常被镦制成铆钉、螺钉、螺母等紧固件应用在航空、航天设备上。文章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固溶时效工艺对紧固件用TC16合金ϕ8.0mm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TC16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制度,为紧固件用TC16合金的国产、自主可控化研制及生产奠定数据基础。

模具材料发展趋势及表面强化

摘要:阐述了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简介模具材料研发和应用现状,预测发展趋势,重点解析模具表面强化工艺方法,提出了发展模具材料建议,论述了表面强化方法及其选择原则和应用案例,指出振兴民族工业,必须模具先行。

临床医用金属植入体及器械

摘要:临床医用材料是能够植入到生物体中与生物组织结合并修复的材料,或用于制造临床医用器械的材料。常见的临床医用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铝合金、可降解的镁合金和锌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其他生物医用金属等。本文从材料属性分类类比到临床医用材料分类的具体涵义,聚焦临床医用金属类型及其相应的临床医用制品和器械,并用直观的视图展示了临床医用合金物化的典型代表,深入浅出描述了金属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对临床医用金属材料的科学普及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交叉学科从业者进一步优化材料和性能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