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的斜入射稳定超宽带吸波器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属混合油墨的极化不敏感超材料吸波器,其在大角度入射下具有稳定的超宽带吸收性能。与传统吸波器的角稳定特性不同,所提吸波器的吸波性能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得到改善。首先,采用中心对称的多层频率选择结构,获得了宽带吸收响应和极化不敏感特性;其次,设计了斜入射下结构最佳的阻抗匹配效果,并分析了其阻抗实部和虚部特性,实现了大角度入射下吸收性能变优的效果;最后,分析了所提吸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和不同入射角下的表面电流、传播电场分布。结果表明:该吸波器在正入射下吸收频带为3.7~18.3 GHz,相对带宽为132.7%;在55°斜入射下,吸收频带拓宽至4.4~28.6 GHz,相对带宽提升至146.7%,实现了斜入射吸收性能优化的设计目标。基于上述性能,所提出的超宽带大角度稳定的吸波器在光学、微波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乘“封”破浪:面板级封装的投资新蓝海

摘要:2024年,封装市场整体同比增长16%至1055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市场同比增长20.6%至513亿美元,占比接近50%。根据Yole预测,封装市场整体规模有望在2030年至1609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规模有望增长至911亿美元,2024-2039年复合增长率达10%。基于高端市场及中低端市场划分,当前中低端市场规模仍主导先进封装市场。随着生成式AI、边缘计算以及智能驾驶ADAS对性能需求的扩张,预计2029年,高端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8%提升至33%。

2025“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

摘要:全球正在见证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经济”范式重构。人工智能作为拥有自我进化能力的通用赋能技术,正以指数级创新速度突破“技术-经济-社会”的三重边界,其影响力已超越传统ICT 技术的历史坐标系,展现出重塑人类文明进程的史诗级能量。人工智能的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尚处于不断演变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主导技术路线,赋能行业发展也将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产业领域,如先进制造、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加速融合,将催生出更多新的科技和产业赛道。

数据驱动的船体大部件关键尺寸偏差分析预测

摘要:针对船体大部件建造过程中数据分析效率低、精度管控依赖工程经验的现状,研究一种数据驱动的关键尺寸偏差分析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建造过程中的关键尺寸偏差数据进行分析,利用I-MR控制图判断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构建关键尺寸偏差预测模型。以双层底分段建造过程为例,通过I-MR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并验证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因此,所提出的船体大部件关键尺寸偏差分析与预测方法,可为现场开展定量化的精度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全球专用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2023年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市场规模和比重均达历史新高,持续增长的动力强劲。本文面向专用集成电路需求,从销售额、比重、细分应用领域发展分化等方面分析了ASIC的市场规模与分布,从终端需求、能源约束、供应链和价格等方面总结了ASIC兴起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提出ASIC发展的几个趋势:新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将推动ASIC比重首次过半,领域专用架构、开源处理器指令集架构、芯粒成为半导体产业成长的主要技术驱动力,半导体产品“通久必专”推动产业模式“分久必合”。

合成温度对石墨烯/Ca(OH)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纳米Ca(OH)2对风化后的大理岩石质文物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在较低温度下得到性能优异的纳米颗粒对其成本降低和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引入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石墨烯/Ca(OH)2 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TEM、激光粒度仪、Raman、FTIR、UV-Vis、XRD、SEM、分光测色仪、压汞仪、硬度计、超声波测速仪等对材料形貌组成、相对动力学稳定性、碳酸化反应和模拟样品加固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适当升高有利于石墨烯与Ca(OH)2 的复合,以及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在80℃ 下得到的产物相对动力学稳定性、碳酸化速率和加固性能较好;随着温度继续升高,90℃ 及以上所制备的材料转变为球状结晶,而且碳酸化后部分会保持为亚稳态球霰石物相,并未表现出更好的加固性能。

微弧氧化对AZ91D镁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微弧氧化陶瓷膜, 探究变载荷和位移下微弧氧化(MAO)对AZ91D镁合金微动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球-平面接触在SRV-V微动摩擦磨损机上探究AZ91D镁合金和MAO膜的微动磨损行为;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MAO膜形貌结构和试样磨痕形貌;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MAO膜相结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磨痕轮廓和测量磨损体积。结果表明: MAO膜分为多孔疏松层和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致密层, 其均匀性、 致密性和结合性良好。随着载荷增加MAO膜的摩擦系数较AZ91D的低, 即变载荷工况下MAO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性。变载荷工况下AZ91D磨损机制表现为粘着磨损和剥层; MAO膜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层。变位移工况下AZ91D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伴随有疲劳剥层和氧化; MAO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和疲劳剥层。载荷增加或位移降低时MAO膜的磨损率低于AZ91D的且MAO膜磨痕深度降低, 纵深方向的磨损损伤减弱, MAO膜可提高AZ91D镁合金的抗微动磨损性。

基于狄拉克半金属的可调谐四频段太赫兹超材料吸波器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狄拉克半金属(DSM)动态可调谐的四频段太赫兹超材料窄带完美吸波器,在3.4695、4.3829、4.5790、4.9885 THz 频率处实现4 个吸收率接近100% 的谐振峰。对谐振频率处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研究,并结合阻抗匹配原理,定性地解释了吸收体完美吸收的物理机制。研究了单元结构尺寸和DSM 费米能级对吸波特性的影响规律,证明了谐振峰频率和吸收率均具有良好的可调性。进一步地,当吸波器的工作环境折射率由1.00 增加至1.16时,谐振频率红移且折射率响应灵敏度高达721.8 GHz·RIU−1。在法向入射下,表现出与极化无关的吸收特性。本研究为THz 吸波器及相关DSM 器件研制提供参考,同时在多波段光电探测、生物传感和光学滤波等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